作者斯远在《中国青年报》撰文说,广东有关部门发现,很多黑恶势力和涉黑涉恶犯罪都指向农村,“枪害”、毒品、赌博等违法犯罪现象屡打不绝的地区,往往存在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截至目前,广东已立案查处涉黑涉恶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9人,并全部完成撤换选配。
在一些地方,涉黑涉恶的村支书、村主任已与当地的官场生态融为一体。向上,他们代表了基层民意,甚至可以挟民意自重;向下,他们又是组织权威的象征,有些“村官”甚至私设公堂,包揽诉讼,成为地方社会秩序的裁决者。这些乱象,不仅为祸乡里,扭曲了基层治理,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权威,导致政令不畅、政策打折乃至政治生态恶化。国家与社会对此绝不能姑息纵容。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村支书涉黑涉恶?这中间,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能人治村”“强人治村”,让一些本身有黑恶背景的所谓“能人”“强人”攫取了村级权力。另一方面,村级组织涉黑涉恶,更多则是基层治理不彰,钳制民意导致的必然后果。
国家必须以凌厉的手段,重拳打击这些涉黑涉恶的村支书,将扫黑除恶进行到底,给民众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只有真正发扬基层民主,全面落实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才能让盘踞在基层的黑恶势力无所遁形,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