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丁香鱼:

争分夺秒制佳肴

傍檐结密人难折,拂座香多酒易醒。

  •   ——《丁香和韵》邹升恒(清)
      体形纤细,仅有3厘米长,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闻着又有股幽幽的丁香花清香,神色兼备,丁香鱼因此得名。
      名字雅,身也娇贵,因为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身材玲珑,丁香鱼质变得非常快,离开水一个小时后就开始腐烂,两个小时后即烂得跟粥一样,就因为要争分夺秒地抢时加工,它还得了个恶俗的名字——离水烂。
      大雅大俗的丁香鱼其实学名叫鳀,发音为“提”,渔民们习惯叫它抽条、小银鱼、海蜒等,在我国分布于东海,主要产地在浙江、福建两省的近海深水域。个体纤小的丁香鱼有点“神出鬼没”,只在特定的海域特定的时间出现,转瞬即逝,所以捕捞丁香鱼的船老大都是“老把式”,有丰富的出海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古时候,丁香鱼的名气很大,我国古代药典早有记载:“海蜒,味咸性温,有清热、止泻之功效。”在民间,它经常被用来治疗慢性肠炎、肺结核等疾病。反而到了现代,由于捕捞保持成本过大,东海渔民只有在端午节前后才捕捞些,加工好送给亲朋好友,市场上买不到,人们渐渐地就对丁香鱼生疏了。
      其实丁香鱼含有大量的DHA和EPA,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和治疗人体心血管循环系统的疾病具有特殊疗效,特别是被人们称之谓脑黄金的DHA,是人类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必需的营养素。而脂溶性的维生素A和E,对人体防癌抗癌、延缓衰老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丁香鱼,瑞安华盛水产公司显然最有发言权。公司有两艘国内独一无二的海上水产品加工船——“华盛渔加1号”和“华盛渔加2号”,专门从事丁香鱼的加工生产。两条船分别在2006年和2012年下海,现在一年能加工200吨左右的丁香鱼,每吨售价达8万元。
      也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华盛”老板陈善平知道了丁香鱼的好。1991年瑞安来了个买丁香鱼的日本商人,陈善平要了个高价每公斤7元钱,没想到那人立刻答应,还说如果再精挑一下,就再多给1元。这价钱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反常的交易,这多出来的1元钱,令陈善平猛然意识到丁香鱼的不寻常。
      客商前脚刚走,陈善平紧跟着就坐上了去往日本的飞机。这一趟让他大吃一惊。原来在日本,食用丁香鱼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人们除了常用它煮粥外,还加工成上百种产品。高钙的丁香鱼还是日本中小学生必备的菜谱之一,必须经常食用。当时在国内无人知晓的丁香鱼,在日本却是上等佳品,与国内的价格差了约20倍,每年还有数万吨的缺口。
      现在每次出海,就有47对捕鱼船组成的庞大“舰队”直接在海上向“渔加1号”和“渔加2号”交售丁香鱼。拿到鱼后,加工船上的流水线就开始运作,从清洗、蒸煮、烘干、挑选,到包装进库,只有短短的27分钟,新鲜美味的丁香鱼干就制成了。省水产流通和加工协会秘书长余匡军对此总结了六个字:天然、品质、安全。
      营养好,吃法也简单。“渔加1号”的船老大们在船上现场示范:往锅里倒少许油,把丁香鱼干倒进去拌炒一下,再放入酱油和水,没过鱼身,等把水煮干就可以装盘了;或者直接在鱼干里加入麻油和香菜,搅拌一下,即可食用这道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的佳肴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