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在“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指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人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已经过时,通过土地的流转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有些人甚至认为,农业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方式已经落伍了;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引导城市工商企业进入农村,以工商企业化的经营替代农户经营的情况。对此,需要非常慎重地对待。
他分析说,如果仅仅要解决农业的效率问题,办法有的是。工商资本下乡之后,确实使土地和劳动的生产率都大规模提高,但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却没有办法得到解决。实际上任何工商资本下乡租赁了土地之后,不可能把原来土地上工作的所有农民都雇佣下来,否则一定会亏本,大部分农民就要离开土地到城市中去,到流动中去;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改变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农民从过去一个经营自己土地、生产产品的业主,蜕变为一个给别人生产产品的雇工,这对农民心理,对农村社会结构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陈锡文表示,土地流转是必然的,我国农村务农的人口将逐步减少,土地一定会向城市集中,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应该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他举例说,日本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目前户均达到了1.2公顷,比上世纪70年代初大约增加了一倍,日本是在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农民减少到只占人口的5%才做到这一点,我国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把农业经营规模做到多大,是需要非常理性地分析研究的。
(据新华社 周正平、刘铮/文 2010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