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无地农民工”走向何处

  记者近期在安徽、江苏等地采访中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中已出现一个特殊群体:无地农民工。其中一部分是计划外超生的,另一部分是农村土地30年不变政策实施后的新人。其共同特征是没有承包土地。
  安徽阜阳市已关注到无地农民工现象。据市劳动保障局估计,该市228万外出农民工中“无地农民工“有60万人,并且今后每年有10万没有土地的新增劳动力进入社会。“无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不同。被征地农民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其丧失土地过程是显性的,被征地农民不仅有一大笔土地补偿款,还会被政府纳入城镇职工保障体系,在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得到行政力量的照顾。而“无地农民“则一直处于隐性状态,其未来走向值得关注和研究。
  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认为,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着手。国家应对这一群体进行完整系统的统计调查,了解这一人群的动态;对于农村土地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状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改革;继续加快城市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对平等享有教育、医疗、就业落户等方面的愿望极为迫切。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倒逼新生代农民工返流,导致城市化水平倒退。(摘自《中国改革报》程士华等/文 2009年10月2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