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人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春节前返乡的7000万农民工,有95%回到城里就业,剩下的还有5%在农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在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情况下,农民工就业形势开始回暖。
近段时间,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这个接纳全国近1/3农民工的地区用工明显回暖,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1∶1.14到1∶1.51之间,也就是说每个求职的人有1个以上岗位虚位以待。来自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信息也证实,二季度开始,全省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恢复到1以上,企业用工呈增长态势,局部地区出现了短缺。
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向好,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宏观经济形势回暖。而在用工需求的增量中,市场结构调整带来的岗位需求成为令人欣喜的亮点。另一方面,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取向,带来经济格局发生积极变化,这也直接拉动了就业。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的“民工荒”不同于以往的“民工荒”。造成用工缺口的原因,不是工人数量的增长赶不上用工需求的增长,而是在工人数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用工需求忽然“爆发式”增长。订单量少周期短、国内市场没有完全打开、主要的出口市场需求仍然萎靡不振……眼前的短暂回暖带有不少季节性、偶然性的因素。这是珠三角面临的隐忧。
此外,普通工人与熟练工的结构性问题、“80后”务工者的择业观也是造成用工缺口的原因。据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有就业岗位,目前用工市场技能型人才非常短缺,结构性矛盾突出。
(摘自《人民日报》《国际金融报》邓圩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