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低处流”本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可在江西省上饶县煌固镇有一处水井,每到上半年雨水充沛的季节,井内的泉水就会自动“爬”上地表1米之上的井圈向外涌出。这一稀奇的现象不但吸引了很多过往的路人,也让当地村民百思不得其解。
水井位于上饶县煌固镇樟宅桥村塘尾小组。水井的井圈离地约1米左右,直径约80厘米,井内的泉水差几厘米就要满出井圈,从井口往下看,泉水清澈得惊人,数米深的井底隐隐约约还能看清一个黑色的石头,井圈内壁四周没入水中的绿苔随着水波轻微摆动。水井的一旁是上德公路,另一侧则是一个面积约40亩左右的大水塘。在水塘的同一岸边20余米开外,同样也有一口水井,但井内的水位却在地表以下。
据一位年轻村民介绍,从他懂事时起,水井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每年上半年最起码有四五个月的时间,泉水都会像这样从井圈的口子里向外涌水。如果接连下了几天大雨,泉水还直接溢出井圈。再旱的天气,这口井也没断过水。
66岁的村民章仙花说,当地人将这口井称作为“浪井头”,又叫“莲花泉”。据她90多岁的老父说,很久以前当地就有这个大水塘了,当地一位教私塾的先生有一天傍晚散步时途经水塘旁,突然看到水井处的塘面盛开着一朵漂亮的“莲花”,他十分惊奇,走近查看,才发现是一股水柱在往上涌。到后来人们发现,水塘无论遇到多么干旱的季节,喷出“莲花”处总有一汪清泉,怎么用都用不完。
现在看到的水井是1984年谢富贵等村民修建的。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水井修好后,每年上半年充沛的泉水都会自己漫上1米高左右的井圈,不停地往外涌出。
据谢富贵说,当年清泉眼的时候他们清了1米多深的泥沙,发现了泉眼下有4根1米多长呈井字形摆放的腐烂松木,松木直径起码在30厘米左右,估计这里很可能就是一个古井,且最少有数百年了。
(摘自《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