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导航
A1版:要闻
A2版:要闻
A3版:浙江气象
A4版:科技
A5版:法制
A6版:特别报道
A7版:农民信箱
A8版:食品药品安全
A9版:创业
A10版:观点
A11版:养生
A12版:乡村故事
B1版:文摘
B2版:文摘
B3版:文摘
B4版:文摘
标题导航
·小学生读书先认字再学拼音
·指尖上的“丝绒鸟”
·塞罕坝:高寒荒漠的绿色传奇
·高校开学季“花样”迎新,哪个创意打动了你
·红枣虾皮同吃赛砒霜纯属谣言
·贵州第一座玻璃天桥云台山揭开神秘面纱
·“千滚水”、隔夜水到底能不能喝
第B4版:
文摘
<上一版
指尖上的“丝绒鸟”
“丝绒鸟”是鲁南地区民间技艺的代表,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以蚕丝、铜丝和染料为主要原料,通过手工清洗、上色、劈丝、下条、打花等20多道工序,制作成鸟类及其它小动物、植物等多种造型。8月24日,山东省枣庄市光明路街道涝坡村村民崔永新向女儿传授“丝绒鸟”的制作技艺。
(摘自《农村大众报》2017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