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科学的引导机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白国强近日在《南方日报》撰文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产品供给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与此相适应,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建立科学的农业引导机制,在促进高效产出的同时,既确保产品安全,又有利节约资源、环境友好。
  白国强认为,要形成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引导机制,使农业生产绩效评价由单纯的增加产量转向综合的目标导向评价。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出发,需要在以下四个维度上体现农业生产的综合目标评价导向:一是稳定增加农业生产、提高效益上,继续支持促进农业丰收、粮食增产,提高农业效益。二是在农产品安全上,要引导减少对化肥、农药及其他有害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三是在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上,要在注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避免土地超垦过牧、地下水超采等不合理的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加大对土地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环境生态问题的治理力度,促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四是在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素质和规模结构上,要引导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与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