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近日,陕西山阳县板岩镇有居民向媒体反映,最近社区在征收养老金时,要求16周岁至60周岁的居民都要缴纳,否则不给换土地证,以后在社区也不允许办理其他手续。
民众的爆料得到了当地官方的证实,不过有关方面称,这么做只是吓唬居民,并没有真正执行。板岩镇镇长表示,这么做虽然不符合政策,但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养老保险征收县里下发了文件,村上完不成任务,村干部会受到处分,镇上完不成镇领导也将受到影响。
不缴养老保险,不颁土地证,不给评贫困户……这些本无关联的事,被强行捆绑在一起,真够任性。
从法律依据上看,很多“捆绑式管理”于法无据,也是政绩冲动下的“自选动作”。比如“不缴养老金不颁土地证”,在涉事社区干部眼中,这样做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管理和服务成本;但在民众看来,这是典型的懒政行为,不仅简单粗暴,还暴露出了服务短板,损害了公众利益。
这类“捆绑式管理”,在现实中不少见:无论是“附带要求的倡议”,还是“强制”,均表明了公共管理和服务被一些地方、部门做成了“买卖”。他们要的是买卖达成,却不顾程序正不正当。
“不缴养老金不颁土地证”,即便是吓唬也不行。本质上,这类做法体现的“捆绑式管理”思维,是权力脱缰,行政乱作为。很多事本该按制度和程序办,很多权利不可轻易剥夺,可有的地方、部门就是祭出“捆绑”的招数逼人就范,这种粗暴的本质,不是治理无能就是偷懒。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