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朋友圈“DIY美食”存安全隐患

  随着微信等互联网工具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将微信朋友圈发展为做生意的渠道。“DIY食品”、“私房菜”等字眼也层出不穷,精致的图片、相对便宜的价格、送货上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不过专家提醒,这些家庭作坊监管上存在多方面问题,建议谨慎购买朋友圈售卖的食品。
  上班族郭女士介绍,“无意中看到好友在朋友圈晒自制的各式鸭舌和小龙虾,价格比餐馆便宜很多,忍不住买来尝尝”。后来,郭女士又陆续添加了一些“美食好友”,经常从他们那里购买DIY美食。最近,郭女士经常肚子不舒服,她怀疑与自己吃的“DIY”鸭舌、鸭脖有关。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介绍,我国对食品销售的管控严格,除了申请营业执照外,还需要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微信朋友圈自制的食品没有经过职能部门的检验,它的制作原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定,制作工艺是不是安全卫生,这些都无法保证。即使自制的美食符合所有的卫生安全标准,配送上达不到标准,也会存在安全隐患,如高温天气下,没有冷链物流,自制食品很容易在运送过程中变质。”此外,由于朋友圈的私密性和隐蔽性,监管有一定困难,执法人员在执法处理中很难找到相关证据。而一旦这些食品出了问题,维权也会相当麻烦。
钱宇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