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飞”向电商大舞台

  □首席记者 金茹
  10月7日,对江山蜂农来说,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他们生产的浙江老牌农产品——蜂王浆,在新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庆祝了自己崭新的100天生日。
  今年6月30日,浙江同康蜂业有限公司的蜂王浆正式在渤海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渤商所)现货交易平台挂牌上市。当天上午,“同康”蜂王浆的开盘价为每公斤419.8元,最高价每公斤421.2元。交易仅半小时,成交额就突破1亿元。截至目前,江山蜂王浆电子合同转手贸易金额已近300亿元,成交量突破1万公斤,全国行业客户参与数突破100家。
传统营销方式的突围
  在目前渤商所上市的115个产品里,江山蜂王浆是认知度最高、采购量最大的“明星”。江山市副市长徐文认为,江山蜂王浆成功实现了中国蜂产业的营销革命。它的成功,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蜂产品买卖难题,还极大地推动了江山蜂业转型升级。“靠天吃饭”是江山蜂农的真实写照,碰上恶劣天气多的年头,产量不高,收入就少;天气好的时候,收成是上去了,收购价却不能如人意。“说到底就是销售渠道传统单一,价格信息不对称,缺少议价权和议价空间。”浙江同康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丽楠表示,这些矛盾,靠传统营销手段难以解决,而电子商务则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和销售的整合,使得参与者越来越多,江山蜂业这块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同康公司,那就是:“年轻”。年轻团队的运作,为传统的蜂产业注入了新思想、新活力和新动力。这家去年才成立的新公司,投资2400万元购买了全国蜂王浆、蜂蜜两个产品在渤商所的现货交易平台使用权,小蜜蜂“飞”向了大舞台。“通过这一平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减少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重复流通。”渤商所浙江联络处主任骆建军认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让蜂农、蜂企和消费者直接报价自动匹配成交,减少了中间环节,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现象,蜂王浆价格也从以往的由卖家定价,转变为买卖双方共同定价,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挂牌上市意味着什么
  在渤商所上市,对江山蜂王浆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江山养蜂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要实现的是从蜂农经济到蜂产业链的跨越。”
江山市农业局局长江勇说。他介绍说,在渤商所上市的商品必须具有充足的现货供应量、产品质量保证体系、适宜贮藏和运输、价格具有足够波动性、具有较大的国际市场空间等条件,对农产品而言,这是一个较高的准入门槛。
  江山的蜂王浆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江山是全国第一大养蜂市,2013年全市蜂业产值达12.99亿元,出口额2130万美元,蜂业规模与经济效益连续22年居全国县市之首。去年10月,江山与渤商所签订了《商品挂牌交易协议》,同康公司获得在渤商所上市交易的主体企业资格。
  在渤商网的平台上,买方和卖方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登录的方式进入,签订合同,买卖商品,并可进行电子合同的转手贸易。销售的蜂王浆由第三方商品检验机构——衢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批次抽检。检验合格后产品进入渤商所认可并监管的第三方公共仓储,全部交易金额由第三方监管。
  通过公开透明的电子商务,江山蜂王浆正在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按照渤商所的规则,蜂王浆和蜂蜜的最小采购量仅为1公斤,最大的采购量无限制。“产品包装可按照客户的需求灵活提供,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消费者和大客户都能参与其中。”吴丽楠说,目前,公司正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蜂农宣传这一平台,在外“追花夺蜜”的蜂农们,每天都能收到渤商所发来的蜂产品收购价格信息,了解行情,更理性地决定卖给谁、何时卖。
打造江山蜂王浆的“世界名片”
  具有强大优势的江山蜂产业赶上了传统销售模式向电商化转型的大好时机,江山市政府顺势而为,特别成立蜂蜜、蜂王浆渤商所上市领导小组,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借助网络之力将本市的蜂王浆打造成“世界名片”。“世界名片”的意义还不仅仅于此。在江山人看来,借助电子商务这一平台,江山蜂王浆可在更高层次实现蜂农增收、企业增效、产业整合,这对于进一步打响江山蜂产品品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同康公司,流传着这样的口号:“我们不是蜂产品的制造者,但我们是甜蜜事业的搬运工;我们不单是产品的管理者,还是全球最大的蜂王浆、蜂蜜商品银行。”
  同康公司的底气来自于江山蜂业扎实的基石支撑。吴丽楠透露,公司计划经过3年至5年的努力,将全国70%的蜂蜜、蜂王浆通过江山打造的现货市场渠道销售,真正挖掘蜂蜜、蜂王浆产地价值,力争蜂农原料价格提高40%以上,以“标准化生产、电商化贸易、资本化管理、现代化物流服务”的经营理念,将江山真正打造成蜂蜜、蜂王浆全球原料集散地,实现蜂产业在生产、储运、销售方面质的飞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