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10月9日,省农业厅在杭召开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建设工作座谈会,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与会专家代表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到会并讲话。
蔬菜产业团队首席专家汪炳良首先提出了自己对专家团队的看法。“产业技术团队,工作方向必须要明确。”在汪炳良看来,由于蔬菜种植业的特殊性,质量安全工作将是蔬菜产业团队工作的重头戏,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增产的科学研究,更要围绕质量安全开展工作,抓好“牛鼻子”,做出新突破。潘建义是茶叶产业香茶组的专家,现在丽水市农业局农作站工作的他,对专家团队建设抱有很大的期望,“我觉得产业技术团队对农民的意义,应该是一场‘及时雨’。”在潘建义看来,一支优秀的产业技术团队,应该在产业遇到困境、农民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闯关破难。正如丽水茶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的15万亩茶园到现在的50万亩,规模扩大了数倍,竞争也更加激烈。如何做好茶产业转型升级,增加茶农收益,就成了专家团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各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专家们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果品产业葡萄组组长吴江率先提到了葡萄产业所面临的困难。“我省的葡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劳动力却逐渐减少,这个问题是我们亟须解决的。”据吴江介绍,现在的葡萄梳理工日均工资在200元左右,普通的小工也要100元,通常一个熟练工人只能负责两亩左右的葡萄园。而应用科学技术,每个工人就能照顾近5亩的葡萄园。所以,葡萄产业团队要重点考虑如何加大葡萄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人工利用率,减轻果农的人工负担。对于利用科技加快产业发展,蚕桑产业的专家余荣丰也深表赞同。蚕桑作为我国流传千年的农业产业,曾经历了一段没落甚至几近衰亡的时期,正是因为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蚕种、新饲养技术与最先进的人工饲料,才为蚕桑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希望。
史济锡在听完产业技术团队专家的发言和建议后,充分肯定了产业技术团队在我省农业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组建产业科技团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省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科研人员的愿望,是农民兄弟的期盼。在浙江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要有新的举措带来浙江农业的新发展,正是产业技术团队构建的题中之义。
史济锡要求,在产业技术团队的发展过程中,要从科技源头创新做起,到最后应用结束,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始终兢兢业业,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让产业技术团队成为全方位、全领域,理论研究与一线实践相融合的攻坚战队,为塑造浙江精品农业,打造绿色农业强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