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抗旱

旱 粮

  •   1. 灌(浇)水抗旱。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有灌溉条件的,及时沟灌抗旱;无灌溉条件的,视旱情每5天左右浇水一次。要充分利用现有水源,采取蓄、引、提、调等措施,开辟水源,引水抗旱,切实搞好抗旱保苗工作。
      2. 浅耕培土和覆草。大豆、玉米等可进行浅耕除杂草和培土,防止草与作物争水。然后将秸秆、稻草等覆盖在苗间或行间,保证土壤不裸露,保水降温。铺草厚5厘米以上,一般每亩铺草1000公斤以上。番薯则避免提藤翻蔓。
      3. 薄肥勤施。及时、少量、多次补充肥料。每月追肥一次,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或尿素5公斤。
      4. 改种补种。严重受旱甚至绝收的田块,要结合实际,抓住雨后机会抢种鲜食型秋玉米、秋大豆、秋马铃薯、秋豌豆、秋番薯等秋粮。改种秋旱粮要选用生育期短的品种,鲜食秋大豆可选用春大豆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改种旱粮单产,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
      5. 采取间作套种、地膜覆盖、避旱种植、选用耐旱品种、集中育秧育苗、集雨栽培等抗旱技术措施。
      6. 人工辅助授粉。对于刚处于扬花授粉期的玉米,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提高结实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