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抗旱

水 稻

  •   1. 连作晚稻。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灌一次浅水后让其自然落干再灌水,尽量选在早晨、傍晚或夜晚灌水,在保证满足连晚分蘖所需水分的同时尽量节约用水。对刚插种的连晚大田,保持浅水层,以水调温,促进返青活棵。处于分蘖期的大田可实行湿润灌溉,可以在田间开好“工”字沟,采取沟灌,保持田土湿润。对因旱无法插种的田块,根据土壤墒情,改种旱粮作物。
      2. 单季晚稻。当前正值单季晚稻幼穗分化期,是对温度、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尽力满足其水分需求。水源充足的地区,建立浅水层,以水调温,促进幼穗分化。水源较为紧张的地区,采用间歇灌溉,做到后水不见前水。水源紧张地区,要组织开好丰产沟或“工”字沟,采用沟灌,保持田土湿润。
      3. 增施肥料,增强抗旱能力。在幼穗分化4-6期时,每亩可追施尿素3-4公斤保花肥,并追施速效钾肥4-5公斤。在早晨或傍晚喷施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加喷喷施宝等叶面营养液肥,减缓叶片失水,提高抗旱能力。
      4. 安全用药,防治病虫害发生。高温干旱易引发各类病虫害,应重点做好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的防治工作。
      5. 调整布局,及时补种。坚持“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的原则,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布局,及早做好荞麦、马铃薯等旱杂粮或秋菜种子的准备工作。干旱一旦解除,要及早做好绝收田的补播工作,引导农民改种秋玉米、秋大豆、秋马铃薯和蔬菜等作物,在8月20日前还可补播早熟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品种,避免秋季抛荒,努力减少损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