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岳阳发现的全国首例瘦肉精新品种苯乙醇胺A来源已经查清。据新华网报道,涉案8人中,7人被逮捕,1人被刑事拘留,其中包括一名浙江大学教授。此次新型瘦肉精案涉及浙江、福建、湖南三省。
2011年3月以来,湖南岳阳市云溪区畜牧水产局对全区的饲料经销店、经销商进行排查,对在当地销售的福建龙海市海新饲料预混公司生产的大猪预混料及附带添加小包营养素、广东集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猪复合预混料进行抽检。后经检测表明,两个厂家的大猪预混料内均含有苯乙醇胺A,流入当地的瘦肉精饲料约2.5吨。
苯乙醇胺A系是瘦肉精的一种,但在国内首次发现。据了解,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农业部2010年12月已经颁发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苯乙醇胺A等11种物质。这11种禁止的物质也就是俗称的“瘦肉精”。
苯乙醇胺A与其他瘦肉精品种如莱克多巴胺等相比,同样可使生猪长速加快、皮红毛亮、瘦肉率高。人吃了含这种瘦肉精的猪肉后,可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等。
经查,上述含有瘦肉精新品种的饲料均来自福建龙海市海新饲料预混公司。岳阳警方已将公司总经理蔡某某、销售员蔡某明、财务总监黄某、研究所出纳甘某、岳阳业务员李某5人实施逮捕。
接着,岳阳警方又在浙江的饲料经销商顾某、朱某处查获尚未销售完的含有苯乙醇胺A的核心料1300公斤,并对他们实行逮捕。还从浙江大学教授邹某处查获含苯乙醇胺A的饲料1500公斤,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据南方周末网 吴杰/文2011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