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自今年3月重新冲上3万元/吨的高点之后,紧接着一路下滑。江西省彭泽县棉商曹先生为此非常焦急,因为他所在的地区皮棉售价跌至2.2万元/吨左右,每吨大约亏20%,但依然找不到买家。
棉价跳水,与下游需求萎缩有莫大关系,目前服装订单放缓,让棉价急剧降温。上海飞马进出口有限公司贸易管理部主任茅霞华说,今年广交会前来洽谈的欧美采购商寥寥无几。
第一纺织网资深分析师汪前进表示,目前棉纱企业库存量普遍较大,纷纷减少棉花采购,下游服装需求也不旺,这是影响到今年国内棉价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国内市场服装消费情况暂时未发生太大变化,但国际市场需求明显放缓,去年出口服装数量增长了10%-15%左右,而今年第一季度出口服装数量增长率不到5%,下半年还可能继续放缓。
目前棉价有所回调,但企业成本压力一点都没有减轻,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个因素促使国内服装企业必须要提高出口报价,这将可能导致部分国际订单转移。
针对棉价波动,包括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在内的8个部委3月30日联合发布意见,决定在2011年9月1日-2012年3月31日期间,一旦标准级皮棉价格连续5个工作日低于19800元/吨,便启动政策性收储。棉花最低限价政策的出台,被业界普遍认为将有助于稳定种植面积、产量以及价格。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李溯婉/文 2011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