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转基因食品为何不敢亮身份

  早已通过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明确规定,“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由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负责标识;未标识的,不得销售。”
  然而现在市面上一些转基因产品,转基因标识却“缺席”。明明是转基因食品,为什么不告诉消费者?业内人士说,国内这种情况确实比较普遍,转基因产品如此遮遮掩掩完全没有必要。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
  据介绍,全球70%的大豆、46%的棉花、24%的玉米、20%的油菜均是转基因产品。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与传统食品相比,生物技术作物及其产品在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方面更加安全。比如转基因抗虫水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安全性甚至超过了传统产品。因为转基因抗虫水稻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从而降低了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摘自《广州日报》 刘幸/文 2010年1月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