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祚青 陈文霞
现阶段,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仅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本文结合台州市路桥区的实际,就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谈几点看法。
目前,路桥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0家,入社社员2432人,带动农户4.3万户;组建农机服务组织9家、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5家、村级植保服务组织300个,覆盖全区所有农业生产村;流转土地5.8万亩,涉及农户2.96万户,分别占承包面积的38.7%和承包户数的36.9%。这些为路桥区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进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现在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信息不通畅、流转激励机制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等有限的几个项目上,满足不了农民的多种需要;市场主体培育不充分;政策措施不明确,政府在支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政策方面还存在空白,对市场主体资格认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法律保障以及相关优惠政策,都没有明确规定,影响了各地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积极性。
对此,笔者认为,要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要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纠纷仲裁机构,保障土地流出方和流入方的利益,确保土地流转经营规范。
2.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大新型农民培育的力度,鼓励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养大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技人员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投资效益农业。积极培育骨干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他们“走出去”,实行跨区域、规模化流转土地,经营现代农业。
3.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组建种苗、植保、农机、农产品加工、营销等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全程服务,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4.坚持因势利导、有序推进。要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疑虑,营造有利于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良好氛围。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对流出土地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对流入土地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项目扶持。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地方,突出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对暂不具备土地流转条件的地方,要突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程,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第一作者系台州市路桥区农林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