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温家宝指出,全面加强“三农”工作要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加大对产粮大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
二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公斤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
三要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2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继续增加粮食直补。
四要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包括离乡农民工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认为,报告的重点仍然是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也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今年的“三农”相关政策与往年相比,更加突出了给农民增收,这关系到从源头上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是否成功。
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认为,从报告中透露出一个信号,我国的农业已经进入了高补贴的时代。
(据新华网 人民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