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农民候鸟式打工亟待改变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亿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一直牵挂着在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心。一些代表、委员热切希望——我国产业转移战略能改变1.3亿农民工候鸟式打工方式。“能够就近就业,成为当前农民工们的就业新需求。”来自重庆的康厚明代表说。在来北京参加两会前,康厚明曾就失业返乡农民工问题回到家乡农村调研。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市长毛小平说,这种候鸟式的打工方式,无法使农民工真正分享城市发展成果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产生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不和谐的社会问题。
  日前一则看似宏观的经济消息却引起了身处最基层的农民工代表康厚明的注意。商务部外资司有关负责人在一次公开场合发言说,国际先进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土地、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对东部开发区发展的制约与日俱增,迫使他们尽快把一些落后产业转移出去,这给西部提供了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认为,国家加强宏观引导支持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可以起到多重效果:一为西部地区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满足农民工就近就业愿望;二为西部地区注入发展要素,打造产业集群;三能优化东部产业结构。
(据新华网 朱薇、姬少亭 刘铮/文 2009年3月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