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竹子开花并非“不祥之兆”

  有人把竹子开花说成是“不祥之兆”,事实上这并无科学依据。
  与其他高等植物一样,竹子也有开花结果、传宗接代的习性。不同的是,竹子是一种生命周期很长的多年生一次开花的植物,往往要生长五六十年才开花,一般很难遇见。同时,由于大多数竹子是采营养繁殖代替开花结籽的有性繁殖,如果生长环境适宜或人工管理良好,竹子便会一直用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传宗接代,不必通过开花结籽来繁殖了。
  如果生长环境恶劣,诸如高温干旱或者土壤养分枯竭等原因,造成竹子吸取水分和矿物质严重困难时,竹子就会利用自身的养分,使出最后的绝招——开花结果,以便让千万粒种子传播到新的环境里去繁衍生息,“母竹”开花结籽后则会枯萎死去。难怪有人开容这是竹子和一种奉献精神。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样,竹子开花结果完全是植物的一种正常自然现象,喻其为“不祥之兆”乃无稽之谈。
  竹子开花所结的果实称“竹籽”,呈灰黑或灰黄色,形似细粒稻米,油润光滑,富含淀粉。民间认为,除了繁殖后代外,竹子还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作清凉饮料或煲粥食用,对肝病和肿瘤也有一定疗效。 (文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