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别把自己看轻了

  我所在城市的福州路是216路环行车的总站,车到了这一站,基本上已经吐故完毕,有着足够的座位可以纳新,每一位乘客都能从容不迫地打卡上车,挑一个满意的座位就座。但最近一群在附近工地干建筑的农民工的加入,却让我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车还没到站,他们就呼朋引伴地大声吆喝着,然后跟着还没停稳的车迅速跑动着抢占位置,拥挤着上车,在旁边候车的乘客一不小心就会被撞个趔趄。
  我在农村老家的时候也见识过乡亲们搭乘公共汽车时的无所谓态度,有着近于隐忍的随遇而安。在他们看来,站上个把小时跟有座位坐着,压根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谁也不会为了一个座位而奋不顾身。从乡下到城里也就几十公里的距离,一个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化这样大呢?
  后来跟同为农民工的堂兄聊起来,才揭开了这个谜底。他说在城里他们自我感觉是不受欢迎的外来者,是社会最底层的打工仔,被城里人看不起,也从来没想到要让别人看得起,更从来没把自己看得起,所以才会索性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肆无忌惮。而在家乡,他们都是男子汉,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长,是父亲,是一个个有着自尊和脸面的人。
  一个人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首先在于他把自己看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把自己看重了,也许依然会有人把你看轻,但如果自己先把自己看轻了,那肯定就没人会把你看重。(摘自《杂文报》 冬亥/文2008年11月2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