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规模扩大了,但德清县三合乡上杨村农民王志跃没有像很多养猪户一样,因为养殖规模扩大、猪场排泄物治理任务加重而伤脑筋。原来,他的猪场引进了“自然养猪法”。“采用生态自然养猪法,就好比是给猪崽兜上了块‘尿不湿’,确实没有了蚊蝇、污水和臭气,实现了零排放。”当地畜牧专家在考察王志跃的猪场后说。
王志跃6年前开始养猪,几年的摸爬滚打,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养好猪,必须解决养殖场污染问题。今年初,王志跃从媒体上了解到有关“自然养猪”技术后,马上与对方取得了联系。3月份,在对方的帮助下,王志跃在猪栏里建起了一个发酵床,并养了27只猪崽作试验。
走进建有发酵床的猪栏,闻不到一丝臭气,也看不到一只苍蝇或蚊子,普通猪栏那种粪尿横流、臭气熏天的场景在这里难觅踪影。王志跃说,奥秘就在那层垫料上,那是用砻糠混合锯木屑再加上专用垫料发酵菌种配成的,当猪把粪、尿排在垫料上后,垫料内的微生物会迅速把粪、尿分解掉,不会产生臭气和污水,这样就做到了零排放。
王志跃说,用传统养猪法养猪,蚊蝇、臭气、污水不可避免,附近村民也有意见,而用了自然养猪法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说,下半年,他将对整个猪场进行改造,进一步试行自然养猪法。
(江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