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畜牧兽医

生物发酵零排放养猪

  为有效控制生猪养殖产生的排泄物及废水、臭味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们结合嘉兴地区特点,在我区新丰富兴牧业小区进行了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法养猪试验。
(一)试验准备
  试验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采光、通风良好,四周可以敞开,加装帆布卷帘,以便调节风力和温度。北侧建食槽,南侧建自动饮水器,满足生猪生产需要。
  根据嘉兴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特点,发酵床采用地上式发酵床。具体是在地面上砌高80-90厘米的墙,再填入经发酵腐熟的垫料,高度为60-80厘米。
  发酵菌种由日本洛东化成株式会社提供。垫料配比为木屑50%、稻壳48%、米糠2%,另加发酵床专用菌0.2%。充分混合后,集中堆积在猪舍中心,高度1米以上,并根据天气情况在垫料外表加盖透气性、保温性良好的麻袋或其它替代品,次日起每天在4-5个不同地方测定温度,发酵过程中温度在50-70摄氏度,一周后等发酵中心温度稳定在40-45摄氏度时确认发酵完毕。
(二)试验过程
  试验采用生物发酵舍和对比试验用普通封闭式猪舍各1栋。试验生猪为头均15公斤左右的杜长大商品猪各70头,适当调整公母比例。入栏前对供试猪进行称重、编号、驱虫、预防注射。两组采用同样的饲养规程,同样的全价配比饲料。生物发酵床组饲料外加发酵床专用菌,添加比例为 0.2%。试验时间为2008年5月13日至2008年8月23日,共计100天。
  试验结果表明:头均日增重,生物发酵床组比传统养殖组高64克;头均饲料成本,生物发酵床组比传统养殖组高55.73元;按15元/公斤计,头均获利生物发酵床组比传统养殖组高29.77元(详见表1、表2)。
(三)结果评析
  从试验过程看,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能迅速降解、消化生猪排泄物;不必对猪舍进行清洗,不会产生大量冲圈污水;不产生臭气和蛆虫,从根本上解决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从试验结果看,生物发酵舍养猪法,耗料低、饲料报酬率高,头均获利可提高4.5%,而且生猪生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降低了猪呼吸道疾病等的发生,试验中生物发酵舍组的发病率由对照组的5.7%降到1.4%。具体表现出以下优点:
  1、减轻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的土壤微生物,能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没有臭气,真正达到养猪零排放。
  2、改善猪肉品质。猪舍通风透气,光照、温度、湿度均适合于生猪生长,再加上运动量增加,生猪疾病明显减少,基本无需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能达到“无抗肉”的标准。
  3、提高饲料利用率。在饲料中添加的生物菌种,可降解饲料中尤其是玉米、大小麦中的β-葡聚糖、木聚糖、戊聚糖等,降解豆粕中的甘露聚糖,降解菜粕、棉粕中的粗纤维,切实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营养和能量的消化吸收,可以节省饲料5-10%。
  4、节约养殖成本。应用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无需用水冲洗猪舍,也不必每天清除猪粪;生猪体质明显提高,减少了兽药使用;同时采用自动给食、自动饮水等技术,实现了省工节本。从试验情况看,一个人可饲养500-1000头育肥猪,100-200头母猪,可节水90%,每头猪节省水费6元,节约人工费用3元,节约驱虫等药费1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而且猪舍垫料在使用一个周期后,还可作为有机肥出售。
(嘉兴市南湖区农经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