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发展了,如何给过量的沼液寻找出路?种植业要提质增效,如何给农作物补充营养?建德市天羽茶业有限公司就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农牧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之路。
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岭后村有180亩茶园失管多年,满山荒草。2005年,该市天羽茶业有限公司承包了该片茶园,作为该公司无公害茶生产基地之一。经过一年的治理,草是没了,但留下的仍然是满山瘦弱、枯黄的茶丛,远远看去就像《西游记》里的火焰山。有专家踏勘现场后风趣地说:要治理好这片茶园,除非茶树挂上“盐水”才有望。
天羽公司负责人欧阳,有着几十年的茶叶经营管理经验,也深知此片茶园存在多年失管、“断奶”现象严重等问题,但他更知道过大的投入将会使成本急剧增高,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2006年,该公司制定了一个大胆的给茶树“输液”的改土方案:利用当地充足的养殖场沼液作为肥源,在园区内建造储液池、管道、高扬程泵房等配套设施。2006年10月,一个完整的茶树“输液”装置系统工程顺利完成,并于同月投入使用。
经过近两年的使用,沼液的功效开始充分显示出来,昔日的“火焰山”如今已成为满山葱郁、一片生机的茶园。沼液上山,肥了茶园,也“肥”了口袋。
据介绍,茶园沼液灌溉工程总耗资约5万元,使用寿命20年。沼液无需购买,只有少量的运输费用,成本约52元/亩(包含人工工资),每年可比常规茶园管理节省肥款、工资180元/亩。而且,经过近两年使用,茶园土质明显改善,茶叶品质提高,产量增加。今年,180亩茶园春茶比去年增产40%,夏秋茶可望翻番,预计全年亩产可达250公斤,亩产值达3500元,每亩可节本增效2300元,全年实现增值40万余元。
(华强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