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粪合成料技术:为改变牛马粪种植蘑菇原料紧缺且堆制发酵工艺复杂,费时费力的状况,1991年起平湖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资源对蘑菇培养料配方进行改革,采用以干净新鲜稻草加菜饼、化肥等原料组成的无粪合成料种植蘑菇,大大减轻
了劳动强
度,提高
了生产效
率,目前
全市推广
应用率达
到 100%。
无粪合成
料具体配
方 为 每
1000平方
尺蘑菇备
干净稻草
3000 公
斤、优质
菜饼 200
公斤、尿
素 40公斤、硫酸铵20公斤、过磷酸钙70公斤和专用石膏40公斤、石灰70公斤、多菌灵0.25公斤、水适量。
二、厚料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为进一步挖掘平湖的蘑菇生产潜能,该市菇农在应用无粪合成料过程中不断改进培养料配方,成功探索出了蘑菇厚料栽培高产技术,一是将每平方尺稻草用量从原来的2公斤增加到3公斤,并同比例提高相应配料量;二是将覆土厚度从2厘米提高到3厘米,且改两次覆土为一次覆土,使培养料和覆土层增厚而又简化了工艺。
三、草炭覆土新技术:为解决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大量排放河道,河泥中有害物质逐年增加,采用河泥砻糠覆土对蘑菇质量造成的潜在威胁,2003年该市引进大兴安岭森林草炭作蘑菇覆土材料,实现了蘑菇产量和质量同步提高,效益明显。2007年草炭覆土新技术已在规模经营户中全面采用,全市推广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尺。
四、菇棚双膜覆盖反季节生产技术:2000年平湖30多户菇农借鉴蔬菜大棚冬季覆盖薄膜生产反季节蔬菜的经验,在菇棚保温层外再覆盖一层薄膜增温保温,试验菇棚冬季双膜覆盖,促进连续出菇一举成功,且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技术,实现了秋、冬、春三季连续出菇,蘑菇的产量效益明显提高。
五、蘑菇后发酵室外产汽新工艺:
针对蘑菇生产后发酵加温采用明炉易引发生产安全(如火灾)和人身安全事故,2003年平湖菇农积极借鉴福建等地的经验,创造了蘑菇后发酵室外产汽新工艺,并通过不断改进改造室外产汽加温设备性能,目前全市已有近40%的菇农用上了蘑菇后发酵室外产汽专用加温设备。该方法既解决了传统室内明炉烧煤加温带来的烧棚和有毒气体等不安全隐患,又促进了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受热均匀,使养培料后发酵质量得到保证,菇床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平湖农经局经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