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市50名“家园建设行动”示范村村干部赴韩国考察,7天的“留洋”生活,收获的不仅仅是异域风情,他们从韩国的“新农村”里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当了30年村干部的黄崇章说“在武汉市,我们算做得不错的了,但一看韩国农村,我们的差距就明显了。”
韩国新农村,干部没报酬
干净、整洁,这是武汉村干部赴韩考察后,对韩国农村最直观的印象。
9月3日,村干部们来到韩国清州郊区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约400人的小村庄。“韩国的村庄都很集中,农民住房都集中在一起,规划有序,无论是房子的布局,还是式样,都很统一。”黄崇章说,韩国农民每户都有一个独立的院子,住房一般都是平房,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令黄崇章颇为意外的是,干净整洁的院子里,没有一只鸡、一头猪。通过翻译,他才知道韩国的家畜都实行专业化圈养。“这个村子几乎看不到荒地。”黄崇章说,村子道路边都是绿化树,田间地头,除了庄稼,就是花卉和树木。村民活动中心内,不仅放置了各种健身、体育设施,还有20台电脑,都无偿提供给村民使用。交流中,武汉的村干部更加惊奇,当地村干部竟然都没有报酬,政府根据其工作成绩,提供适当的奖励。“没有报酬,生活怎么保障?”面对武汉客人的质疑,当地村干部说,韩国新村指导者都是村民选拔出来的带头人,为村民无偿服务的同时,他们还经营自家的田地。
农民种番茄年入百万
令武汉村干部颇为羡慕的是,韩国农村早已实现机械化操作。
据悉,韩国农村土地属私有制,在新农村运动启动之时,韩国的工业经济已颇具规模,政府倡导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转移劳动力的土地则租赁给少数人耕种,获得相应租金。目前,韩国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5%,土地的集中也为实现机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鼓励农民实行机械化操作,提高劳动效率,韩国政府建立了完善的机械服务体系。“村民需要使用农业机械,只需要到当地的农协组织申请租赁,农民在使用这些机械时,如果出现故障,在一定损坏范围内,只需打一个电话,相关服务部门就会迅速上门,免费维修。”黄崇章说,虽然目前武汉农民买农机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但韩国的农机体系更加实用,农民不需投入很多,维修也有保障”。
韩国农业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环保农业。武汉村干部考察团成员之一、蔡甸区永安镇炉房村支部书记黄华东介绍,韩国全州一个小农庄,一位农户家的蔬菜大棚面积超过50亩,全是钢架结构,里面采用管道式现代化灌溉设备,全部采用有机肥,限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我们这里也提倡种植绿色无污染食品,但往往弄虚作假,人家是真这么做!”黄华东介绍,通过跟一位正在蔬菜大棚里面采摘西红柿的农民交流,这种无公害的小番茄,直接批发给超市的价格大约20多元人民币一斤,这位农民种了20亩番茄,一年的收入约人民币100万元。
家门不上锁,到处不见交警
让黄华东印象最深刻的是,韩国农民很有礼貌、素质很高。在清州农村考察时,他和其他村干部试图走进村民家里看看,却发现门没有锁,黄对此感到很惊讶。当地村干部告诉他们,在韩国,不锁门也是农民培训的内容之一,经过培训,大家心交心,相互信任,怀疑和猜忌也逐渐没有了。现在,村里社会治安很好,无论是村民的住宅,还是院子外面的果木,都不用担心被盗。
还有一个很小的细节,让黄华东记忆犹新。在韩国清州的一个小村庄,考察团下车以后,一大批人沿着公路步行,很多人走到路中间,这时,当地一个村民迅速走到前面,非常客气地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角,伸出右手,作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从路边走。“在国内,很多人走在路中间,车辆按喇叭都不让,韩国人的规则意识真让人感叹!”黄华东说。
“韩国农民比较富裕,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辆小汽车,但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在韩国的几天,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几乎没有看见一个交通警察。”黄介绍。当他带着这个疑问请教随行的韩国翻译时,翻译告诉他,在韩国,有非常严厉的交通处罚制度,韩国人形成了良好的交通规则意识。韩国警察一般不上路执法,而是晚上到饭馆酒店巡查喝酒的司机。
后来在清州大学听韩国教授讲授韩国新村教育时,老黄才知道,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就成立农家研修院,对村民进行家政、礼仪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看花草、吃年糕都给我启发”
从韩国回来之后,村子未来的发展思路在黄崇章脑海里逐渐清晰。
农力村一共有1520人,近70%的劳动力在外面打工,这是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老黄看来,如今村里基础设施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没找到致富门道。他在清州一个村子参观时发现,这个村主要的经济作物就是香草、花卉,除了直接出售花草外,村子里还有一个韩国最大的香草公司,把香草深加工成各种食品、化妆品。当时,他就想,农力村目前已经形成1500亩苗木花卉产业,何不学习韩国的经验,继续发展这一特色产业呢?“我打算引导外出打工的村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出租给投资者扩大花卉苗木产业规模,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符合这一产业特色的深加工企业!”
“我在韩国吃年糕的时候,就在想,炉房村如何打造特色休闲旅游的牌。”黄华东说。黄所在的炉房村,境内不仅有“大好河山”景区,而且还有武汉市机动车考场,“外来人口多,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只要按照规划整体推进,韩国农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老黄满怀信心地说。
(摘自《长江商报》)
纪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