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作为人们眼中的传统高盐食品,通常被拿来就着白粥、白饭“下饭吃”。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市场对低盐、低糖、低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榨菜行业也不断尝试创新提质。“传统榨菜含盐量较高,如今我们的产品含盐量非常低,榨菜甚至可以当作零食直接食用,满足了人们对低盐的需求。”浙江备得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阮银福告诉笔者。
据余姚市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科长郑立东介绍,近年来,余姚市累计投入10亿余元,用于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不仅改良了榨菜传统腌制生产方法,鲜头腌制全部采用食品级薄膜,还在全国榨菜行业中率先推广了巴氏杀菌技术。
当地的榨菜加工企业原本都使用苯甲酸钠对产品进行防腐。“防腐剂的用量有时候控制不好,就会检出苯甲酸钠超标。”阮银福说,2001年开始,余姚榨菜企业陆续采用了先进的巴氏消毒法,榨菜加工经过90度左右高温的杀菌和消毒,可以达到商业无菌标准,产品可以延长1年的保质期,且不用添加防腐剂。2005年,余姚市就针对榨菜防腐剂超标和榨菜质量、档次不高等问题,颁布了《余姚榨菜地方标准》,并对巴氏杀菌设定100%的硬性指标。
现在,余姚榨菜企业采用现代化生产模式代替了原来的劳动密集型模式。在备得福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笔者通过玻璃窗看到,流水线有节奏地运作着,切丝、抓取、称重、杀菌、包装、封口等工序都有条不紊地进行,除了不时会有工作人员用工具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翻捡,整条生产线都不再使用人工。阮银福说,以前一条生产线一天能生产15吨的产品,如今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不仅减少了用工量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保障了产品安全。“能进入车间的员工少了,直接接触产品的人也就少了,产品也就更加安全了。”
2018年,余姚市全面实施《余姚榨菜产业提升3年行动方案》,巩固提升榨菜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如今,“余姚榨菜”公用品牌价值已达到71.87亿元,位列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五位,榨菜品牌销售占比超过80%。“到2020年,余姚市榨菜产业年总产值力争达到35亿元以上,其中全产业链年总产值20亿元以上,配套产业年产值15亿元以上,预计未来每年将助农增收3.5亿元以上。”郑立东说。下一步,就是做大做强“余姚榨菜”这块“金招牌”,提高“余姚榨菜”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同时拓展国际市场,打造“余姚榨菜“国际性品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浙式榨菜发展之路”。 陈小明 黄一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