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消费纠纷时,人们总会想着找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帮忙调解。如何提高消费纠纷调解工作效率?去年,长兴县建立了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以后,发生消费纠纷时,经营者再也不能用一句“你告我去吧”来搪塞和消极对待消费纠纷了。
2018年5月,长兴县消费者章先生与当地一家装修公司商洽装修事宜,并支付了1万元定金。开工后,章先生发现设计师并不是当时约定的,对于公司新派来的设计师,章先生也不满意,根据与公司的约定,章先生提出退还定金,但对方表示不同意。多次协商无果后,长兴县启动了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机制。
通过“诉调对接”的调解方式,当天上午在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办公室内,长兴县人民法院通过“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现场出具了法院的民事裁定书,消费者章先生获得赔偿金5000元。
“所谓‘诉调对接’,是对属于人民法院案件受理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法院在立案前或者立案后委托市场监管部门或消保委协助进行调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有效地解决消费者的消费纠纷。”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诉调对接”可以提升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组织在消费纠纷调处中的作用和效力,让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组织更好地充当消费者的“守护神”,大幅节省了消费者维权的成本和时间,也节省和优化了司法资源。
同时,通过“诉调对接”可以最终达成“司法确认”,也就是说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达成合意之后,法院经审核调解后将出具确认调解协议有效的裁定书。这就意味着,如果当事人一方不执行裁定,另一方可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这也解决了消费纠纷中赔付不到位的瓶颈问题,提升了市场监管部门和消保委组织调解的效力和公信力。
据介绍,作为试点,去年长兴县在湖州市率先建立了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对消费纠纷“诉调对接”的受理平台、适用范围、操作流程、机制对接、确认范围、提交材料、办理时限、结果反馈和费用免除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并且通过统一的消费纠纷调解记录文书模式,把司法确认申请书融入调解记录文书中。
此外,在“诉调对接”办理的过程中,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视频聊天、在线提交凭证等方式远程提交消费纠纷,并通过网络完成手动签字实现司法确认,这样既能保证异地消费纠纷的快速解决,也能有效缩短消费者与经营者、法院与消保委双方的空间距离,让消费者“最多跑一次”,促进消费纠纷调解高效便民。
据悉,在长兴县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湖州将在全市全面推广消费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组织将全部设立消费维权“诉调对接”工作联络处,有法庭设置的乡镇将全部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点,从而实现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全覆盖。 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