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在《环球时报》撰文说,传统农村地区人才稀缺,新乡贤对于乡村的文化引领与发展作用非常重要。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新乡贤?总结起来:一定要有良好的家风家训,要有道德威望和文化修养,不单有德,更要有为,要为本乡本土作贡献。作为一个道德层面的荣誉称号,近年来各地进行了不少新乡贤的评选。笔者认为,为了评选的现实可操作性,新乡贤也应设负面清单,即有污点者不得入选,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些地方金钱开道,只要捐钱捐物就给新乡贤称号,使新乡贤变味成某些势力牟取身份的工具。对涉负面清单行为污点者,应该实行一票否决制。
合理有效的标准是选拔新乡贤的保障,但新乡贤不能仅仅停留在评选,更需要宣传引导,让这个群体成为乡村振兴的“外脑”与指路人。目前,我国村级干部队伍老化严重,可以让那些愿意为家乡作贡献的新乡贤补充到村干部队伍中,也可以让他们做顾问,或者参与到村里的各级议事组织中去,让新乡贤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来发挥作用,让他们参与多层次的基层协商调解,进行公证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