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济聪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此前表示,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的正确方向,健全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机构要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笔者认为,下一步应多措并举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器”作用。
健全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建立多层次、可持续、风险可控、广覆盖、竞争适度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效果,巩固完善农村金融改革相关制度,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推进。
做好服务“三农”的文章。各大金融机构应做好金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业融合等工作,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高效节水灌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提供金融支持。应立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覆盖率,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行动,打造新时代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优势。
全力做好农村金融精准扶贫,补足薄弱地区金融服务短板。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单列农村贫困地区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计划,瞄准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农村贫困地区,精准持续发力,打好“智力扶贫、科教扶贫、项目扶贫、品牌扶贫、效益扶贫、战略扶贫”的金融扶贫“组合拳”。另一方面,应大力推广“政府增信+银政共管”模式,支持光伏扶贫工程带动、特色产业带动等可持续金融扶贫模式,既给农村贫困地区“补血”,更要“造血”。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