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浩
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发展的一个崭新课题。
广义的乡土人才,是指扎根和活跃在民间传统工艺、现代实用技术、古建园林技艺等领域,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其内涵和外延具有农民特性、技艺特征和创造特点。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似乡非“乡”。乡土人才,虽身处农村,但职业身份并不是一般的农业生产者,而更多是手工业者。二是说“土”不土。乡土人才的手艺,大多来自历史的传承,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延续,是创造性劳动的反映,既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又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三是要才有才。乡土人才的专长所在是技艺技能,能够进行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劳动。乡土人才的产出不只是简单的一般农产品,很多还是在一般实用价值基础上附加了知识价值和欣赏价值的文化艺术品。
对乡土人才,要真正做到识之、爱之、敬之、用之。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只有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统一起来,才能赢得发展的有力支撑。要突破认识之限,让乡土人才登堂入室,进入人才序列;突破培养之弊,让乡土人才成为职业热门、后继有人;突破发展之难,让乡土人才派上大用场,干出大名堂;突破激励之困,让乡土人才有出息、受羡慕。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要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步规划、同步投入、同步推进,让乡土人才真正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带领者、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乡村组织振兴的强支撑。
推进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要创新思路和方法。首先,只有坚持学习和谋生相结合,才能传承有人。乡土人才的创作比较艰辛,传承尤为不易。为此,无论家承、师承还是学承,都要把学习、兴趣和打工、谋生统一起来。其次,只有坚持作品和商品相贯通,才能市场有价。要通过展销等手段,把自娱自乐的作品变为商品,从家庭走向市场、从乡村走向城市、从中国走向国际。再次,只有坚持事业和产业相融合,才能发展有路。要加强部门联动,打造有效平台,打通人才与资金、项目、产业对接链条,支持和引导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此外,只有坚持立己和立人相统一,才能社会有位。带动群众致富,是乡土人才价值的提升。要支持和帮助乡土人才带动群众致富,放大乡土人才的乡贤效应,放大历史经典产业的创富效应,放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效应。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