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打响浙产品牌 提升产业层次

我省新定8个中药材产业基地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近日在江山市举行的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对接会上,公布了我省新认定的一批中药材产业基地。磐安、江山等8个县(市)、镇被认定为“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基地(县)、乡”。至此,全省已有15个中药材产业基地。
  浙江省是全国重点中药材产区之一,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药用资源2385种,资源总量和道地药材总数均居全国第三位,素有“东南药用植物宝库”之称。“浙八味”、铁皮石斛、灵芝、天台乌药、西红花、薏苡、灰树花等道地药材,品质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至2017年底,全省“浙八味”种植面积21.3余万亩,总产量5.35万吨;其中浙贝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0%左右,杭白菊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0%,延胡索、白术、玄参约占全国总量的1/3。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以“浙八味”为主的传统道地药材和以铁皮石斛、西红花、灵芝等新“浙八味”为主的特色药材两类优势产业区,建成了30多万亩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基地,100余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精品园,有43个中药材主产县(市、区)。
  我省自2012年开始认定中药材产业基地,旨在加快推进我省中药材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手段智慧化、产品优质化、田园美丽化的道地药材产业集群,增强“浙产药材”的市场影响力,提升发展层次。已认定的15个中药材产业基地,在中药材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三产融合等方面可获得政策引导和扶持。同时,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药材加工技术等省和国家项目申报上,优先获得支持或重点推荐申报。
  这次通过认定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分别是:磐安县为“磐五味”中药材产业基地,江山市、淳安县为省中药材产业基地,建德市三都镇为浙江西红花之乡,常山县青石镇为浙江衢枳壳之乡,常山县球川镇、遂昌县石练镇为浙江中药材之乡,瑞安市陶山镇为浙江温郁金之乡。有效期至2020年12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