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舟山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规划

打造海上群岛美丽乡村建设标杆

  □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今后3年,舟山将通过“两创”“两山”“两融”“两放”“两富”之路,按照国际化、全域化、融合化、智慧化、绿色化“五化”要求,深入实施整洁田园与美丽农业建设等十九项“重点工程”,努力创出一种依托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经营美丽海岛、共享美好生活的渔农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海上花园模式”,把乡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成为具有时代特征、创新特质的中国海上群岛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4月12日发布的《舟山市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升级版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舟山乡村振兴的喜人蓝图。《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产业兴旺方面,到2020年,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600亿元;全市提档升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1个,培育年产值上亿特色产业5个,建成省级特色农业强镇5个以上,存栏千头以上生猪规模化美丽牧场10家;提升建设精品渔农家民宿1000家,农旅深度融合休闲农业基地80家,全国、省、市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8家,旅游总收入力争超过1100亿元。
  在生态宜居方面,到2020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7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73个、县级美丽渔农村140个,打造美丽乡村主题风景线11条,基本建成35个以上美丽小岛,引导培育美丽庭院1万户,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乡镇(街道)和社区(村)覆盖率达到100%。
  在乡风文明方面,到2020年,创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保护利用项目6个以上,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
  在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方面,到2020年,全市完成“善治”村建设100个;培育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1/3村社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到2020年底,全市所有村社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全市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5万元,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达到省定评价指标要求。“下一步,舟山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将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组织实施,坚决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力争多数县(区)成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比例名列全省前茅。”舟山市农林与渔农村委员会负责人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