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食品药品安全

浙江学生饮食放心工程获评2017年“中国十大民生决策”

  近日,在2017第十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我省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获评2017年“中国十大民生决策”。
  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浙江始终把保障学校食品安全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广大家长和学生食品安全获得感明显增强,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让广大师生吃得放心的目标。
  从各项指标数据看,截至9月底全省学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及师生监督组织建成率达97.6%;学校食堂大宗食品统一配送率(不含定点采购)90.7%,AB等级食堂比例达93.9%,阳光厨房学校食堂比例达85%,校园商店品牌超市进驻率93.3%,中小学校使用加热保温水(或直饮水)比例达97%,均比2012年底有了大幅提升。
  从具体措施看,我省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已经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发展道路。
  据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省政府把“实施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自此之后,我省就将“千万工程”作为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总载体和主抓手,并部署开展“千万工程”2013-2015年行动、2017-2019新三年行动,持之以恒,克难攻坚,不断提升全省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2015年7月,我省率先在全国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综合治理、网格管理、定期巡查、信息共享、社会共治、长效管理”等七项机制,做到校内校外联动整治、综合治理、长效监管。
  近年来,围绕大宗食品统一配送率、学校商店品牌超市入驻率、学校食堂硬件设施改善、学校饮用水安全监管等学校食品安全关键指标,全省各地从实际出发,科学设定目标任务,探索建立各项保障机制,做到学校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力防范和解决了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此外,我省坚持家校互动、社校联动,创新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评议团”“食堂博客”等互动载体,引入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校园食品安全助力、添彩,积极搭建平台渠道,引导广大家长、社会第三方参与学校食品安全治理,共同保障学校食品安全长治久安。 李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