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激活农村志愿者的内生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秀玲在《人民日报》撰文说, 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志愿服务条例(草案)》,有力推动了我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但与此同时,发展志愿服务也存在着重城市而轻农村的情况。当前,广大农村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加速农村志愿者队伍建设,既可弥补农村人才不足,增加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还能提升农村治理的现代化能力与水平。
  从整体上改变农村志愿者队伍松、散、软、弱和随意化状态,需要进一步创新观念和制度机制,结合农村实际,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优长,培育和强化志愿者内生力。在这方面,我们不能简单搬用理论尤其是西方标准,过于强调“外援式”的志愿者,应充分挖掘长期以来在农村延续的村民互助形式,并以现代理念而不是条条框框对之进行有效激活和创新。
  除现有大学生志愿者外,还应鼓励更多高层次科技、文化人才自愿投身农村。尤其要鼓励城市退休者多回乡当志愿者,更好发挥其年龄、时间、知识、财力、人脉、智慧优势。应进一步总结各地推行乡贤制度的有益经验,探索乡贤自愿服务农村社会的有效路径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县乡政府对于农村志愿者的引导、支持和服务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