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古稀老人护河精神让人感动

  □陈旭 思津
  在“五水共治”、剿灭劣Ⅴ类水战役中,一个小人物的事迹让我们感动——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四峰村古稀老人余梅珍自发天天护河,捡拾家门口河道里的垃圾,带动了更多村民自发地加入治水护水行列。
  毫无疑问,“五水共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我省的“五水共治”工作做好,实现全省范围内水清渠畅、环境整洁,需要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全省上下层层动员,非如此,要做好这项工作不可想象。然而,再庞大的工程也要分解为一项项具体的工作,需要一个个具体的人去做一项项具体的事。大到一条河流水质彻底改善,小到捞取河面上的一些垃圾,作为普通大众,是事不关己视而不见,还是人人参与主动投入?余梅珍老人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在一般人看来,一位古稀老人正是在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年龄,而余梅珍老人在这场“五水共治”中,却力所能及地打捞河道垃圾,事虽小,但体现了她爱护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情怀。如果每一位干部都有这种做好工作的责任意识,如果每一位群众都像余梅珍老人这样具有爱家乡的浓烈情怀,“五水共治”、剿劣治劣难题必然会迎刃而解。
  河面上的垃圾哪来的?还不是有人把河道当垃圾场,随手抛扔带来的,自以为这样做方便快捷,殊不知,如果人人都往河里抛一把垃圾,日久天长,这些垃圾无论是沉入水底,还是漂向别处,都会造成不小的污染。如果人人都像余梅珍老人这样,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都来捞一把,所有河道很快就会变得干干净净,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将是一幅水清流畅的水乡美景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