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土法榨油的博物馆临溪而建,馆里不仅有土法榨油作坊,还有现代化的山茶油加工厂以及油茶文化展示区等。“博物馆是2014年建成的,投入300多万元。”在开化县苏庄镇毛坦村,永宗山茶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永忠说,去年他加工销售了三四万公斤山茶油,接待四五批游客来博物馆参观、现榨现购山茶油,不仅打响了苏庄山茶油的名气,还带动了120户茶农增收。
今年51岁的程永忠是苏庄镇横中村人。与不少创业的农民一样,最初他是外出打工起步的。早在1991年,程永忠到杭州一家公司开大货车,每月拿400元到800元的工资。“干了几年,我就到古田山矿泉水公司开车了。”
2001年,肯吃苦的程永忠,一边开车送货,一边做起矿泉水的销售工作。他说,刚开始做挺难的,经过努力才渐渐打开了市场,后来当上了公司的副总,分管销售。
2004年,他将矿泉水推销到江西德兴铜矿时,又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商机。“铜矿员工1.5万人,不仅水的需求量大,需要的山茶油量也很大。”程永忠说,在老家苏庄镇,家家户户有油茶,全镇有油茶6.5万亩,年产山茶油600多吨。但是农户自产的山茶油销售不畅,有“宝”卖不出去。
何不把山茶油卖给他们,赚点差价?想到就做,当年程永忠以10元左右一公斤的价格收购农户的山茶油,又以16元一公斤的价格卖给铜矿。几个来回,他卖出几万公斤山茶油,既为农户找到了销路,自己又赚了钱。
2006年,他看准山茶油的市场前景,干脆辞职投入山茶油事业。
在经营中,程永忠发现市场上的山茶油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现象十分常见。为保证山茶油质量,不损害苏庄山茶油这块“金字招牌”,程永忠自己办起了山茶油加工厂。加工厂还购置了检验设备,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农户上门出售的山茶油进行化验,并贴上农户标签,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逐渐成为客商的放心产品。
随着生产和销售的发展,2012年,程永忠发起成立了集种植、生产、销售、科研开发和服务为一体的开化永宗山茶油专业合作社,吸引了120多户种植户参加,油茶种植面积达13350亩。谁知,当年山茶油丰产却滞销。为破解销售困局,程永忠想出了现榨现卖的方法,与永康市江南洪记农家乐合作,在农家乐里面新建小型榨油厂,现榨现卖。这一方式不仅让他的山茶油销售一空,且价格也比平常要高。
2014年,程永忠投资300余万元,建起油茶博物馆,设有传统榨油技艺体验区、油茶文化展示区、民俗风情展示区等,同时配有客房餐厅接待旅游团队。这一年,第二届钱江源山茶油开榨节在他这里隆重举办,大大提升了永宗牌钱江源山茶油的知名度。
“这些年,优质山茶油的价格一路上涨,农户增收了。”他说,2007年一公斤山茶油卖 24元,到2013年涨到70元,去年卖110元至120元。
为延伸山茶油产业链,程永忠还推出了山茶油酱,“我们研制出了姬松茸牛肉、手工牛肉、香菇牛肉和笋干猪肉四种风味的山茶油酱,去年卖了近7000瓶。”程永忠说,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食,搭配了纯天然的山茶油后别有一番风味,市场潜力大,今年计划卖8万瓶。 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