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他们把荒山建成了“绿色银行”

  近日,天下着雨。一大早,在温岭箬横镇河滨路,张定林的摊子前围了不少人,大家忙着挑选枇杷苗、蜜桃苗、冬桃苗、杨梅苗等苗木。
  今年66岁的张定林,家住箬横镇晋岙里村,他和妻子不辞辛劳,费时30多年,在荒山上开发了近百亩土地,种起东魁杨梅、冬桃、水蜜桃、枇杷,还建起了面积近20亩的育苗场。
  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山林责任制时,张定林把亲戚的自留山、责任山等流转过来,一共有近百亩,当时只有部分山上长有稀疏的马尾松,其他都是荒山。张定林琢磨着种些果树,可能会有些收获。
  有了这个想法后,张定林到周边乡镇考察取经。他发现,杨梅是喜阳性果树,山上适合种杨梅。于是,他与妻子商量,开始在山上种植杨梅树。
  1984年春,他开始对荒山进行开垦,种上了30多株从黄岩引进的东魁杨梅树苗。夫妻俩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细心照料杨梅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梅苗长势喜人,开始挂果。夫妻俩十分开心,继续对边上的山地进行开发改造,还自建了果树苗育苗基地。
  除了每天起早摸黑,开山整地种树,张定林还订阅了相关报纸杂志,晚上有空就在灯下学习了解各种果树品种以及栽培技术,然后引进相关苗木。
  当时,晋岙里村的山地土地贫瘠,一些村民劝张定林不要白费劲,“连松树都长不好的地方,怎么还能种果树呢?”很多村民不理解。
  张定林夫妻俩顾不上这些,从1985年开始,在山上种植了67.5亩杨梅、8亩枇杷、3亩桃,还建立了8亩果树育苗基地。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和管理,张定林种的杨梅树每年挂果累累,他还培育出优质枇杷、杨梅以及高橙等十多个品种的果树苗,每年向市场输送万余株果树苗木,数十吨杨梅、枇杷、桃、高橙等水果。尤其是近几年,张定林培育的各种优质果树苗受到青睐,年收入在25万元左右。
  张定林夫妻俩用科技与勤劳,把荒山建成了“绿色银行”,不但丰富了果品市场,当地群众和各地果树种植示范户也对他们刮目相看。
江连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