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30台烘干机服务江山三分之一的种粮户

张中海的种粮文章做大了

  近日,笔者来到江山市石门镇长山源村一个叫里坞的山岙里,发现昔日的养猪棚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钢架结构的稻谷烘干中心,里面是一台台的烘干机。“整个中心有30台稻谷烘干机,能服务江山三分之一的种粮户。”江山市佳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张中海介绍,现在赚钱要动脑筋,光靠蛮力不行,种粮要有效益得规模化、机械化,还要舍得投入。迄今,他的农场已经投入400多万元,添置了30台烘干机、3台收割机、4台拖拉机和4台高速插秧机等现代化农机。去年,他种粮1500亩,利润30多万元。同时,还替农户烘干稻谷1.1万吨,赚了40万元。
  42岁的张中海是长山源村人。2009年开始规模养猪,有存栏母猪20头。“养猪总的来说是赚钱的。到了2014年,我的养猪场母猪达75头,一年出栏生猪1300多头。记得有一年,生猪行情好,我净赚了80多万元。”张中海说,猪场建在山岙里,生猪发病少,因此能赚钱。
  可是,养猪也容易带来环境问题。2014年上半年,张中海拆除了7幢猪舍,开始转型。“近几年,村民大多外出打工,种田的人越来越少。”见此,张中海决定种粮,当年流转了600多亩地开始规模化种粮。他投入30多万元,添置了2台联合收割机、2台烘干机、1台高速插秧机及耕田机等农机,迈出转型路。“第一年规模种粮没什么经验。”他说,不过,政府对种粮的补贴不少,购农机有补助,比如一台耕田的拖拉机能补2万元,总的来说效益还是不错的。就拿烘干机来讲,2014年,他只有2台,到2015年又新增了10台,去年又增18台。
  为什么连年增添烘干机?“一来,是为自己规模种粮提供方便;二来,不少农户与种粮大户缺的是稻谷烘干机,这方面的需求大。”实践证明,张中海的分析是对的。2014年,他的2台烘干机帮助农户烘干了1000亩稻谷,赚了2万元。2015年,衢州地区阴雨天气多,张中海的12台烘干机几乎没有停过。“烘了早稻,连下去就是烘中稻,再是晚稻。”这一年,张中海为石门、峡口、凤林、贺村、清湖、长台等6个乡镇的农户烘干稻谷1.13万吨,赚了40多万元。尝到农机服务的甜头后,去年他又添置了18台烘干机。
  据介绍,去年江山市有稻谷烘干机155台,张中海一个人就占了30台。规模种粮,他的魄力大。
  此外,去年张中海还为种粮户提供育秧、插秧服务500多亩。“规模种粮不仅要懂管理,更要有实力。”张中海说,农户的田租,他一般在2月初就支付给他们,现在一亩租金500多元。
  在机耕与机割上,张中海注重培养自己的农机手,由他免费提供机械,农场的机耕机割完成后,以市场价支付农机手劳务费,机手空闲时还可以为其他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这样一来,我与农机手是双赢的。”张中海说,现在雇一个农机手成本高,一年需6万元,而农机手主要在农忙时干几个月。利用这个办法,既保证了农场的农时不耽误,也让农机手能赚到其他劳务费。
  积累了几年的种粮经验,今年张中海计划种2000亩粮食,他的种粮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胡宗仁 陈建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