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这些古村落犹如“迷魂阵”,进村容易出村难

  在我国广袤的疆域中,存在着很多神秘神奇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在河南商丘睢县,就有这么一些神秘的古村落,犹如“迷魂阵”,让人进去之后不辨东西南北,甚至在里面转来转去出不来。
任庄村:进村犹如进了“迷魂阵”
  河堤岭寨南500米,有一个被称作摆了“迷魂阵”的古村落任庄,当地村民俗称“迷人庄”。得此名是因凡是出河堤岭南门,经过任庄时,去西南小朱庄或去正南马六村的外地人,全部迷转方向。63岁的村民贾正义说:“有个卖鸡的,在俺庄曾转一天没转出去。”
  为什么人们到了任庄多会迷转方向呢?当地村民说,穆桂英曾在此摆过“迷魂阵”,或是诸葛亮在此摆过“八卦阵”,才形成如此奇怪现象。此说法当然不可靠。那么,任庄被称为“迷人庄”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进村后,即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平常村落的堂屋一般是坐北朝南,而任庄则是什么朝向的都有,朝南的,朝西南的,朝西北的,朝东的等。57岁的村民任瑞民说:“俺庄的房屋朝向与地劲(地势)有关。自老辈以来,俺这里的地劲都斜,所以房屋依地劲盖的什么朝向都有,道路也都是斜的,这也是到俺庄容易迷的原因。”笔者对此深有同感,任庄横向穿村的一道主街笔者认为是东西方向,而实际上是东南、西北朝向。
  对于任庄容易“迷人”的原因,已在河堤乡工作26年的河堤宣统委员、副乡长孙永振认为,该村的道路与房屋都斜是主要原因,该村中心点分出的向东、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方向的几条道路如风车形呈放射状,且在外围没有形成循环圈,无论走哪条路如要返回,必须走原路回街中心。
  漫雪村:柳暗花明路路通
  任庄村“迷人”的地势,最初是因依河堤的岗岭走势建村而造成,由此形成堂屋朝阴偏西30°的现状。在河堤岭西北,有一个村名富于诗意的古村落——漫雪村。据《河南省睢县地名志》载:“明初,孙氏由安徽涡阳乞讨至此,适大雪弥漫,落户成村,故名。”
  漫雪村落道路布局十分奇怪,不但曲折,而且都是“丅”字形的路: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是堵墙,貌似无路可走了,可是走到墙前就会发现,墙的这侧还有一条南北向或东西向的直路。顺墙向左或向右拐沿路走,不久同样会发现前面仍是一堵墙无路可走的情形,可走到墙前依然会发现“丅”字形的路。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路”,整个村落的道路如此交错相通,犹如迷宫一般。初次进村的人,很容易迷路。加之每条道路又非常狭窄,易守难攻,据说抗战时期村民曾利用此优势,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断头路”,60岁的村委会委员孙志民讲,与当初建村时的整体布局缺乏规划有关。但也有部分村民认为,或许这是老前辈因某种原因布下的“局”。
  王行村:进村容易出村难
  在河堤岭西北的后台岗有个王行村,也是一个“进得去,出不来”的“迷人庄”,颇具神秘色彩。据该村69岁的村民王国昌讲,常有做买卖的外乡人进入王行村迷路,在村里来回绕圈子又回到原来位置,若没熟人带路很难出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王国昌说:“王行村的街道自古没有正街,全部为迂回之路,称为磨盘街。村里的房子,原来都是依磨盘街道而建,不按豫东传统的坐北朝南,只是近些年才改变过来。”
  有说法讲,王行村落的布局与古夏王陵寝有关。王行,原名夏陵村,为夏代国王守陵人聚落。明代,王氏族人更村名“夏陵”为“王行”。整个村子按照八卦理论布局,村民所说的“磨盘”,是太极阴阳鱼图的圆周。夏陵居于中心,为八卦阵的基点,以此为中心,向外延伸的小巷纵横相连,似通非通,犹如迷宫一般。外人进入小巷,往往易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而此背后蕴含的则是博大精深的八卦玄机,实乃豫东古村落中的奇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摘自《文摘周刊》 项贤勇/文2016年11月1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