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沉睡18年的胚胎苏醒:中国最“抗冻”宝宝出生

  6月27日,45岁的黄琼(化名)于江苏顺利诞下一名女婴,婴儿身体指标一切正常。当这名中国最“抗冻”宝宝还是一枚胚胎的时候,曾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沉睡”了18年,直到去年11月初,被该中心的陈华医生“唤醒”,并成功移植到黄琼的子宫内。
  黄琼,曾因输卵管堵塞于1998年在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一次新鲜胚胎移植与两次冷冻胚胎移植失败后,黄琼没了信心:“加上当时工作繁忙,我们想等等再说吧。”这一等就是18年。
  “我还有冻胚在中心呢,再来试试吧!”18年后,黄琼开始了近一年的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周期,在陈华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与B超室、胚胎实验室的积极配合下顺利移植,黄琼怀孕了。
  据该中心孙晓溪副院长介绍:“18年前,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还未运用于中国辅助生殖领域,胚胎解冻后存活率约为80%,当时的妊娠成功率平均只有30%左右。”如今,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愈发成熟,去年该中心冷冻胚胎解冻后移植率约为99.5%,移植后临床妊娠率约为43.4%。
  据介绍,冷冻胚胎技术是将胚胎置于零下196℃的液氮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胚胎里的细胞生命几乎是完全静止的,但并非中断。冷冻胚胎可以使其得到长时间的保存,通过移植复苏胚胎获得妊娠,既节约费用,又在最大限度上利用胚胎。
  (摘自《中国青年报》 周凯/文2016年6月3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