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拆了猪棚养蜗牛

衢江一养殖户照样赚钱

  一间闲置的房屋里,养了许多雪白如玉的蜗牛。“这些蜗牛现在就可以卖了,但是为了长远的经济效益,我打算将这些大蜗牛分分家,搬到另外的大棚里继续繁殖。”近日,在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埂头村,村民张丰修告诉笔者,这蜗牛叫白玉蜗牛,目前这里已经繁殖了大大小小70万只蜗牛。
  望着眼前的这些宝贝,张丰修感慨地说,自从库区实现生猪禁养后,他终于找到了一条能带动村民一道致富的路子。
  在张丰修家门口,笔者看到,他搭建了3个大棚,塑料大棚里又用木头建了一排架子,再用小水泥块间隔成一个个蜗牛的“窝”。他说,3个大棚可以养殖55万只蜗牛,等小蜗牛长大了,天气一热再放养到田里。
  张丰修养蜗牛前,是村里的大规模生猪养殖户,同时还经营饲料,每年收入达30多万元。为了切实保护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他忍痛割爱带头将自家的700平方米养猪场拆除了。“不养生猪,等于砸了自家的饭碗,每年30多万元的收入也没了。转型是个痛苦的事,为了选个增收致富的好项目,我多次到连云港、嘉兴等地考察。”张丰修告诉笔者,通过考察,最后他决定养蜗牛。这是因为,蜗牛的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是上等佳肴,特别是在外国吃的人更多。而在国内,江苏、山东等地已有不少人靠养殖蜗牛发了财。
  去年9月,他投资30万元,从连云港购回8000只白玉蜗牛种,开始探索家庭生态养殖蜗牛。“蜗牛只要喂些包心菜、南瓜、番薯等蔬菜瓜果,挺容易养的。”经过几个月的探索,张丰修已经掌握蜗牛的养殖技术,还成功解决了蜗牛的越冬问题。
  养殖成功,离赚钱的目标更近了。为了打开市场,他主动与嘉兴的一家食品企业签订蜗牛销售协议。“一只蜗牛一般养到40克才上市,24只左右一公斤, 收购价是每公斤12元以上。”他给笔者算了笔账:一只蜗牛种,一年可以繁殖700只小蜗牛。当年,如果库存300只,卖掉400只,就有180多元。假如,一户人家引进1000只蜗牛的种,一年的毛收入就有十几万元。因此,养蜗牛比养猪好,适合农村中老年群体从事家庭养殖。
  见到张丰修养殖蜗牛成功,村里其他3户村民也开始养殖。其中,村民张丰信的蜗牛已经繁殖了十几万只。“我有销售渠道,村民的蜗牛可以由我代销,等我大棚里的蜗牛养大了,计划开个农家乐,让大伙尝尝衢州的生态蜗牛。”张丰修笑着说。
胡宗仁 吴德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