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穿过一条开满小花的小径,记者来到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一个敞开式的陶艺展示厅,展示厅里陈列着各种陶艺制品,还有陶艺文化的文字介绍,乍一看,以为踏入了哪个工艺大师的工作室。据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周成军介绍,花茂陶艺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随着大量劳力外出,加上外来陶艺品的冲击,花茂的陶艺产业几近消亡。为保护这一艺术并让其重现生机,周成军请村里的第四代陶艺传承人母先刚出山,终于成就了如今的母氏陶艺馆。在政府引导和乡村旅游的带动下,陶艺馆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每逢节假日,陶艺吧里人头攒动,游客兴致勃勃地体验陶艺制作过程,收获快乐,传承文化。母先刚也因此获得了每年20万元的收入。“我和总书记握了两次手”。说起前段时间见到习总书记时的情景,母先刚难掩心中的喜悦,“过去,花茂很穷,做陶艺的人家也很苦,现在新农村建设好了,有了游客,我家做的这些坛坛罐罐也好卖了。”母先刚说,习总书记的到来,让他坚信,不能丢了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一定要把陶艺做好,并一代代地传下去。
藤编工艺是花茂村的又一大特色产业。村里专门在废弃的小学旧校舍开设藤编加工厂,除了生产藤编制品,还建有体验区、销售店,让游客参与生产,体验生活,购买藤编制品。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村民正在包装产品,准备网销发货。周成军说,花茂村的藤编工艺品已名声在外,线上线下销售都不错。如今,全村一年生产各种藤制品2.5万件左右,年产值达24万元,并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解决了当地4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