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村民自费400万建起体育场

所有场地向群众免费开放

  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北港村有个“土豪”村民邓琪琳,从2008年起,和弟弟邓发铨一起出资400多万元,花5年多时间,在村里建了一个体育场。体育场包括一个11人制的标准塑胶足球场和篮球场、羽毛球场,所有场地均向群众免费开放,赢得村民一片叫好。
  邓琪琳介绍,体育场所在地原来是个小山头,是村里的集体用地,2008年,他提出在这里建一个体育场,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体育场占地7000多平方米,前后共花费400多万元,于去年4月份建好。目前,体育场旁边的更衣室和洗手间等设施,正在建设完善中。
  今年元旦,邓琪琳拿出10万元,在村里组织了一场“元旦杯”足球赛,共有10支队伍参赛,邓琪琳还奖励冠军队9900元。
  邓发铨说,球场没建好前,周围群众想要运动,得到附近企业预约场地,有时两三个月都约不到。体育场建好后,方便了很多热爱运动的村民。
  为何花这么多钱建设一个体育场?邓琪琳说,自己小时候家里非常苦,低矮的瓦房破烂到没法住人。为此,高中毕业后他就去外面闯荡,上世纪90年代开始做海鲜生意,后来又做工程。通过多年努力,他积累了一些财富,并成立了一个路桥公司。“过去吃过苦头,赚了一点钱之后,就想给社会一些回馈。”邓琪琳说。因为自己是做工程的,除了建设体育场外,他还出资100多万元,给所在村民小组铺上了水泥路。邓琪琳还准备将球场旁边4000多平方米的空地,安装上系列娱乐设施,打造成老年、儿童的活动场所,并请足球教练免费给村里的孩子们教学。
(摘自《南国早报》 钟小启/文 2015年1月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