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我省中秋蚕饲养期。最近,农业部门调查发现,今年我省桑园桑螟虫害严重,属大暴发年份,将对中秋蚕生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据海宁市定点调查数据分析,今年第3代桑螟虫量为2013年、2012年同期的8倍和2倍左右,预示着秋季桑螟发生量明显增多,危害程度重。第4代桑螟孵化高峰在8月16-18日,预计第5代桑螟虫量将更高,孵化高峰期大约在中秋蚕4、5龄期,农药防治与采叶养蚕矛盾将非常突出。
据分析,造成今年秋季桑螟重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气候适宜。今年7、8月份以来,气温不高,雨水调匀,适宜鳞翅目害虫增殖,桑螟孵化率高。二是茧价低,桑园管理放松。7月中下旬第3代桑螟防治较差,虫量基数明显回升。8月中旬第4代桑螟防治期间又为多雷阵雨天气,影响了农药防治效果。
针对当前严重虫害,省农业厅专家建议要抓紧做好以下防治措施:
1.抓好预测预报。蚕桑技术服务部门要加强第五代桑螟的发生期预测预报,把虫情情报及时告之蚕农,为桑螟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及时农药防治。要密切关注五代桑螟的孵化高峰,在中秋蚕3眠期间尽量进行划片轮治,在第5代桑螟孵化高峰前用80%敌敌畏1000倍+40%辛硫磷1500倍防治,安全间隔期7天。防治期间正值养蚕期,要注意防止各类中毒事故发生。另外,中秋蚕上蔟后至晚秋蚕饲养前,根据虫情可再开展一次农药防治。
3.做好消毒防病。养好蚕,重点是选好叶,要精选良桑,保证蚕儿的生理需要。虫口叶、虫粪叶是诱发蚕病的重要因素,采用蚕座消毒药剂和抗菌素添食,预防蚕病发生。饲养期间加强蚕室清扫防治,随时杀灭通过桑叶带进蚕室的桑螟。
4.适当补施秋肥。目前虫害较重的桑园,秋蚕用叶会较紧张,为确保晚秋蚕桑叶需要,近期应适当补施一些秋肥。 潘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