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清县城武康向三桥片出发,拐进民进村,再顺着一条羊肠小道步行30多分钟,迎面是一座大山,大山脚下有一座小屋,矮小,没有院墙,屋前屋后的鹅掌楸挺拔、青翠。这就是德清县林场护林员王康成住了近50年的家。
1939年出生在山东临沂的王康成,1957年参军,1963年退伍来到德清林场当起护林员,这一干就是50年。
刚到林场时,这里没有电,每月只发5毛钱的煤油灯钱,有时煤油接济不上,就自己花钱买点蜡烛应急。每到夜里,王康成夫妇只能躺在床上一边听着风吹树叶、山鸡呼号的声音,一边聊着家乡往事排遣寂寞。
由于交通不便,油、盐、米等生活必需品也是隔个把月才下山采购一次,有时碰到大雪封山,只能每天吃咸菜。菜没地方买要自己种,有时白天种下的土豆,晚上就被野猪拱掉,第二天接着种。养了10多只鸡,经常被黄鼠狼叼走。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长年与大山为伴,与林木为伍。单调、寂寞、艰苦的林区守护工作,吓退了许多护林员,王康成却坚持下来了。
1999年,王康成退休了,3个儿子劝老人回到县城安度晚年。可老人习惯了在大山里行走,选择了继续护林。这一干,又是15个年头。他说,自己就喜欢在大山深处走的这种感觉,看着自己当年栽植的小松树如今都长高成林,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等再过几年走不动了,就不干了。
王康成是全场最勤快的护林员,也是全场护林员中到山上巡防次数最多的人。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山里、林间。冬季是最好的木材砍伐期,更是周边农户为过冬准备柴火的时期,那时也是偷盗林木最频繁的时间。当大多数村民围着火盆看电视的时候,王康成却在寒冷的山间巡防。王康成的“铁面无私”也是出了名的,只要被他发现偷盗林木等情况,他都坚决制止并教育。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甚至自己的亲戚朋友,只要是在做损人利己的事,他都会站出来制止。有人问他,“公家的东西,看那么牢做什么?”他说:“我多看牢一棵树,国家就多一笔收入。”
近年来,人为毁林的现象越来越少,现在最让他提心吊胆的就是防火,每天最少巡查两次,白天看烟,晚上看火。近50年来,王康成管护的林区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事故。
王康成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护林员。虽然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是他在护林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一种平凡释说一种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