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全力抓落实、促转型。
一是科学确定区域养殖总量,优化生态畜牧业发展布局。围绕“五水共治”行动,推进农林牧渔科学配套、有机肥资源循环利用。6月底前对禁养区内、主要河道沿岸200米范围内未经环保审批及整治后无法通过验收的畜禽养殖场实施关停或搬迁,计划关停搬迁存栏生猪8万余头、家禽30多万只。保留并生态化改造非禁养区规模养殖场1600多家,按农田耕地每亩2头存栏猪、林地每亩0.2头存栏猪标准,测算非禁养区域畜禽养殖总量,结合土壤地势、有机肥异地消纳和节能减排要求,科学确定排泄物承载能力和畜禽养殖总量。
二是构建种养结合对接机制,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通过组建沼液配送“4S”服务组织,购置槽罐车,建设田间沼液贮肥池和沼液输送管道等,从种养场户小循环和区域循环二个层面,逐场逐区落实资源化利用措施。2014年底前落实存栏猪100头以上养殖场的生态消纳地,2015年底前完成非禁养区生猪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治理,落实种养配套耕地(林地)面积74万亩以上,确保沼液综合利用。
三是加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椒江、黄岩、临海、温岭、天台等年底前完成病死动物无害化中心建设,其他县(市、区)养殖场自建和建设区域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到2015年前全面实现无害化达标处理,从源头上消除漂浮死猪隐患。
四是加快培育新型畜牧主体,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引导推进“社企合作”、“企校联合”,采取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着力打造畜牧业全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全市培育20家全产业链融合的大型合作社,1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种业企业,1家集团化核心饲料生产企业。
五是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做优做强区域优势精品。支持实施“仙居鸡产业发展计划”,建设产业联合体,年产优质黄鸡500万只以上。支持实施“仙居花猪、温岭高峰牛和天台黄牛产业振兴计划”,建立优质土猪肉生产基地和黄牛肉开发研究基地。做大“仙居黄鸡、温岭草鸡、天台肉鸡、三门蛋鸭”等区域优势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