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陈舒建议,我国在落实《母婴保护法》中,要推进科学防治出生缺陷,建立出生缺陷干预的国家级规划,搭建全国互联互通的宣传服务平台。
陈舒表示,目前我国以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为监测期,对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和新生儿缺陷实施监测。很多专家反映监测期太短,使数据不能实现全覆盖。应当向前延伸至第一次孕检,向后延伸到儿科医生发现出生缺陷为止。只有确定科学的监测模式,尽量获得完整的数据,才能系统掌握出生缺陷整体态势,查找出生缺陷致使因素、地理分布、城乡差别和性别特征,从而为政府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陈舒强调,婚前医学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主阵地,也是对育龄青年进行健康宣教的良好时机。要健全优生优育保险制度,为出生缺陷干预提供社会保障支持。公众教育是出生缺陷预防的先导,数据显示,30%的出生缺陷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建议国家卫计委开办干预出生缺陷的官方网站,专门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
(摘自《南方日报》 李强/文 201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