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上海地铁逃票或致个人信用受损

  近年来,上海地铁逃票现象屡禁不绝。近日,《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已提交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其中冒用他人证件或伪造证件逃票者信息纳入个人信用系统写入条款。同时,上海地铁运营方联合警方开始新一轮的专项整治,在加强打击力度的同时,开始收集逃票者信息,拟将逃票纳入个人信用系统。
  根据上海地铁运营方统计,地铁平均每天逃票人数在1万以上,以每张车票最低3元计算,每年造成的票款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
  据介绍,地铁逃票方式五花八门,有冒用老年卡和假冒其他法定免费乘车证的、有群体逃票的、有趁工作人员忙于服务其他乘客快速钻过闸机等等。“此类逃票行为不仅扰乱正常运营秩序,也不利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说,修订草案加大对冒用他人证件或者使用伪造证件乘车行为的处罚,按照网络最高票价补收票款,并加收10倍罚款。对冒用的证件移交发证机关处理,对伪造的证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乘客冒用他人证件的、使用伪造证件乘车等逃票行为的有关信息还将被纳入个人信用系统。这意味着此类行为很可能成为个人污点,影响今后的就业、银行贷款等。
(摘自《人民日报》 沈文敏/文2013年7月1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